本報前方報道組
當葡萄牙運動員戴上AR翻譯眼鏡,和德國選手熱聊川劇臉譜,鏡片上躍動的雙語字幕瞬間消融語言壁壘;美國選手喊一聲“GoGo,帶我去熊貓商店”,智能機器狗就帶著“蜀寶”公仔領路……在成都世運村,這場“科技+文化”的奇妙邂逅,讓運動員沉浸式解鎖“幸福成都”的打開方式。
機器人軍團上線 科技感拉滿“川式便利”
“未來錦市”里,“成都造”智能翻譯眼鏡成了“社交神器”。40種語言實時互譯,鏡片上跳動的字幕,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運動員既能切磋戰(zhàn)術,也能嘮嘮火鍋毛肚的最佳涮法。“必須帶一副回家!”美國運動員舉著眼鏡拍個不停。
不遠處,搭載國產(chǎn)大模型“悠然無界”的機器狗“GoGo”正頂著大太陽送行李,防風防雨還能扛50公斤,堪稱“全天候向導”。再看“耀動魔方”前,運動員揮拍打向LED屏,150公里/小時的球速也難不倒它,實時彈出的落點數(shù)據(jù)讓虛擬賽場比真的還過癮;美甲機器人5秒搞定世運會會徽和熊貓圖案,成了運動員朋友圈的“爆款”;綠地里的滅蚊機織起“無蚊網(wǎng)”;泳池水下機器人用4K鏡頭360度掃雷,微米級臟東西都跑不掉……這些“成都智造”把科技感揉進了日常。
煙火街巷里 非遺與歡笑撞個滿懷
機器狗拐進商業(yè)街,科技感瞬間遇上成都煙火氣。這條街上,非遺手作、沉浸式體驗、文創(chuàng)零售樣樣有,既是便利超市,更是熱鬧的“世界會客廳”。
奧地利運動員挑了把國畫熊貓扇,并讓人題上“康寧”,要送給奶奶;巴西姑娘在非遺市集里挪不動腿,給養(yǎng)了15只貓的媽媽選了個大漆貓貓擺件,連說“太贊了”。
崇州道明竹編攤位前,聾啞匠人用手機打字和他人交流,他們做的漆器竹編蓋碗,把熊貓、漆藝、竹編化成了“藝術品”,運動員們爭相合影。竹編燈罩透出暖光,照亮的不僅是攤位,還有非遺傳承的韌勁。
“成都禮物”商店里,200多款文創(chuàng)成了“搶手貨”。熊貓紙扇、蜀錦手串、趴趴熊貓玩偶……匈牙利代表團成員拎著大包小包,把“成都記憶”打包帶走。
夜色漸濃,竹編燈影下,運動員們跟著學剪皮影、編蜀繡,中醫(yī)理療中心飄來艾草香。在這里,“簡約、安全、精彩”不是口號,而是觸手可及的日常??萍寂c人文碰出火花,非遺與國際視野撞個滿懷,四海賓朋共赴的這場約會,滿是溫暖與歡喜。 (成都8月11日電)
審核:張素琦